在复旦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看来,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从“先易后难”做起,即从较为容易、双方也更迫切的项目起步。
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访华行程的主要议题。
侯赛因于2月18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侯赛因在去年9月上任后的首次出访。“中国是我就任巴基斯坦总统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这是因为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侯赛因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谈中表示。
有着“全天候友谊”的中巴关系长期以来保持着高度政治互信,但两国在经济领域合作的成就却不及政治关系的高度。中巴两国正在着眼于改变这样的现状,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便是其中的重要努力。
在侯赛因访华期间,中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在瓜达尔港建设一个国际机场的初步协议,以及喀喇昆仑公路升级改造二期工程。
经济走廊规划
在侯赛因访华期间,中巴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巴战略与经济合作的联合声明。在18条内容中,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内容占了最多篇幅。声明表示,双方满意地注意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的进展,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联合合作委员会已经启动,综合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联合工作组已成功举行首轮会议。
“双方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巴经济走廊尽快成型,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联合声明说。
在侯赛因访华期间,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联合合作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对公路、铁路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行了讨论。
去年5月,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两国同意启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按照初步规划,中巴经济走廊将连接中国西部和巴基斯坦,它从新疆的喀什直通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其中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以及经济特区等项目建设。预计这条经济走廊的投资额将达到200亿美元。
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规划目前分别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巴基斯坦计划发展部牵头。
据杜幼康介绍,在宣布建设经济走廊后,中巴之间现有的一些合作项目也被纳入经济走廊的范畴。“经济走廊涵盖的内容包括能源合作、产业合作、交通运输、贸易等方面。”杜幼康说。在他看来,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从“先易后难”做起,即从较为容易、双方也更迫切的项目起步。难的部分包括中巴经济走廊所涉及的油气管道建设,无论从工程技术还是资金来源方面都需要解决很多难题。
能源合作
瓜达尔港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南端,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将为这一港口带来新的机会。瓜达尔港由中国港湾工程公司承建,建成后一度由新加坡港务局负责运营。去年2月,巴基斯坦政府将瓜达尔港运营权从新加坡港务局手中收回,移交给中国企业。
作为巴基斯坦的第三大港口,瓜达尔港毗邻穿越波斯湾的主要运输通道,靠近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杜幼康说,从长期来看,不排除从中东进口的石油经瓜达尔港再输往中国的可能。
侯赛因在出访前表示,他希望中国可以帮助巴基斯坦解决其严重的能源紧缺问题。访问期间,中巴双方签署了创建中巴小型水电技术国家联合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在联合声明中,中方表示,将全力支持巴方解决严重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短缺问题。中方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巴基斯坦寻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
巴基斯坦一直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尤其是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掣肘。巴基斯坦政府希望能在未来三四年内解决能源短缺危机,但相关基础建设约需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目前中巴正在积极推进加达尼和塔尔能源项目。塔尔煤矿储量丰富,是巴基斯坦迄今发现的最大煤区。位于南部俾路支省加达尼地区的发电站项目也在进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