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发展,以及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数字经济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活力。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引领新时代网民规模成显著优势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正进入一轮新的爆发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以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深刻影响,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数字经济的本质就在于信息化。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
近10年来,中国在数字技术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各行业的数字化程度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在逐步缩小。随着数字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将变得更具活力。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有能力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去,甚至可以提供“中国制造”的数字商业模式。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字时代的中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经济》报告指出,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据数据统计,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形成势头,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成为全球创新的新高地。
三大因素释放积极影响
中国之所以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能够取得卓越成就,就在于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积极的发展意愿。具体分析来看,中国的数字化潜力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首先,中国市场体量庞大,网民数量可观且较为年轻,这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迅速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其次,中国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孕育出了若干数字化巨头企业,更形成了不断扩张的数字化生态系统;第三,政府对数字化发展十分重视,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足够的试水空间,同时也是数字技术的投资者和消费者。
其中,网民规模是中国最为突出的优势之一。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网民总数达38.9亿,普及率为51.7%,其中,中国网民规模超7.5亿,位居全球第一,此外中国的网络零售也居于全球首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随着数字经济的辐射面不断扩展,成为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影响力最广的经济活动。在此影响下,中国企业逐渐由新技术跟随者成长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贡献者。
谈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认为,两者应该是融合关系,而不是替代。他表示,需要通过智慧连接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尤其在制造业这个主战场,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先进制造”,不断推动硬件、软件和服务一体化的智能制造。
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为了进一步推动领域规范化与核心竞争力提升,今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组织实施2018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对于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申报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重点支持领域共列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应用示范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工程、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中国-东盟信息港示范工程以及“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合作工程。
随着2018年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的逐步落地,相信将大力引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快释放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庞大潜力,进而助推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加强未来综合竞争力。